滚动-下载亚博app
-
汉剧男角花衫最后的代表人物:董瑶阶的戏剧艺术
董瑶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汉剧表演艺术家。他早年学习八贴,工花衫,其花衫表演艺术独到,具有女角难以企及的艺术特色。他塑造的妇女形象个性鲜明、动作逼真、惟妙惟肖。在他4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…
-
汉剧学家杨铎:岁月的履痕
杨铎 著名汉剧学家、编剧杨铎,一生热爱汉剧,潜心研究汉剧历史,追寻汉剧走过的岁月履痕。早年著有《汉剧丛谈》、《汉戏通考》等书,且亲自组织汉剧班社开展汉剧演出活动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被…
-
荆楚大地的忠诚卫士:郭沫若在武汉的革命活动和文学创作
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,郭沫若是一座耸立的高峰。他以丰富的经历、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成就,成为一个集革命家、文学家与学者于一身的伟大人物。郭老一生曾10次来到武汉,从事革命斗争和文化活动…
-
传奇报人蔡寄鸥:常系时代风云
蔡寄鸥,著名报人。早年毕业于两湖总师范学堂。后曾在武汉任《民心报》编辑、《正义报》主编、《震旦民报》主笔、《湖北日报》副刊编辑等。新中国成立后,被聘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。…
-
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:安娜·路易斯·斯特朗
斯特朗 美国进步女作家、中国人民的朋友安娜·路易斯·斯特朗,1885年生于美国,早年就学于奥伯林学院。190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。20年代初赴苏联。1958年定居北京。她一…
-
永恒的光之源:中国图书馆事业第一人沈祖荣
“图书馆学融中西,华夏先推沈绍期。辛苦一生培后劲,但求民族志不低。”沈祖荣,这位中国图书馆史上划时代的先驱者,以其对图书馆事业矢志不渝的挚爱、求索创新和执著奉献的精神,为近代中国图…
-
蒋兰圃的艺术人生 呕尽心力的艺术先贤
蒋兰圃 蒋兰圃是一位著名画家,也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。他早年工绘画,自学丹青,各种绘画作品各尽其妙。其水彩画与油画在武汉均有影响,人物画极有名,油画有华中地区画油画第一人之称。1…
-
汉剧泰斗余洪元:汉剧鼎盛时期的翘楚
汉剧是有着400余年历史的古老剧种,排在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列。它首创西皮二黄板腔体合流,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他地方戏曲剧种,并直接孕育和催生了京剧。在20…
-
一代书法大师宗彝:书法功夫却被人津津乐道
宗彝,湖北历史上的一代清官,一代书法大师。但在历史上,人们更多的只是关注他的书法成就,却少有人关注他为官的政绩与清廉的官风。宗彝的为官之举与他的书法成就一样,当为历史应该记录的重要…
-
他自“天竺”来:印度诗人泰戈尔访问武汉
泰戈尔 古时,中国人称印度为“天竺”,印度称中华为“震旦”。一千多年前,大唐高僧玄奘法师历经艰辛取经天竺,回国后完成《大唐西域记》一书,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永不磨灭的灿烂篇章。…
-
一代京剧宗师:谭鑫培的家乡情结
“谭派”是中国京剧史上流播最广、传人最多、影响最大的老生流派,有云“老生无腔不学谭”,足见其艺术声名的流播。提起该流派的创始人谭鑫培,梁启超先生有诗“四海一人谭鑫培,声名卅载轰如雷…
-
萧致治,穿越于中国近代史时空的历史学家
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,鸦片战争战败被英国割占的中国领土香港回归祖国怀抱,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期盼。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,全国上下都以不同的方式作了准备。就在香…
-
发微知著 探新求真——记朱英教授与辛亥革命史研究
今年既是新世纪发轫的第一年,又适逢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。在上个世纪之初,正是这一伟大的革命使中国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,踏上了建设民主共和国的漫漫征途。对这次革命的研究在革命尚未结…
-
从城市精神看武汉英雄品格的历史文化基因
张笃勤,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原所长、研究员。社会学术兼职有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、武汉市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、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、武汉市地名咨询委员会委员、…
-
1938年那时的英雄城市武汉:伟大的贡献不朽的丰碑
李明强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、教授,湖北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、湖北省公共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。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理论与实践、公共行政理论。主要著作有《地方政府治理新…